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[針傷科初階]之五—針法初階(下)入針與進針



準備工作完成了:人對正了,針對正了,就可以準備用針了(因為「進針」、「入針」名稱混用的情況普遍,這篇文章裡為了方便清楚,針刺入皮膚命為「入針」,推進到定位叫做「進針」)。

這次十字路口的選項是什麼呢?是談「慢速入針與進針」 v.s. 「快速彈針拍針」。我在路口舉著箭頭標示,請大家往緩慢輕柔的道路走去,不要拍針。

「快速拍針比較不痛。因為神經集中在表皮,讓針尖在神經來不及反應的狀態下通過皮膚。」這是學校的教導,在西醫微觀的基礎上,是個合理的假設,也是在我向針法啟蒙老師馬先生學習之前所認同的觀念。

馬先生其人,在八年前創出一種完全與當代理論背道而馳的神入針法~~慢速入針。記得他第一次演示時,對著我的狐疑眼神,一邊打趣地說:「慢速入針才是對的。你不覺得被彈針時很像是被麻醉槍射到?」他認為,彈針與拍針會造成患者的驚嚇和收縮,是不好的。臨床經驗多了以後,能探到皮膚下的變化,我確認了這個做法是對的,並把某些環節修改後,成了我目前的標準操作。

所謂的慢速入針,就是入針時像在推靜脈注射針筒那樣,慢慢的把針推進皮膚。因為是緩慢進展的,受針部位的皮膚有準備,不會引發「驚嚇反射」,所以醫師能在受針者氣機和緩的前提下,有效率地接著運針導氣做手法。

唯一的壞處是:慢速入針比拍針痛!

什麼是驚嚇反射呢?我想大家都有被嚇到縮起來的經驗,這古老的制約一出現(人、狗、蟲、魚無一不是),從表皮到骨頭內臟,一體收縮而且歷久彌堅,久久不能自已。這樣的收縮作用是...?

我的體會是生物在緊急狀態下,藉著收縮來達到防護衝擊、快速運動和縮小體積的多合一效應。但生物本能一旦認定自己處於危機狀態,體氣一旦全縮住了,剛好便與用針的目的背道而行:疏通氣機。簡單的說,就是一旦縮起來,後面什麼行針候氣至的都不用玩了。扎三五針還好,如果接連快速扎進50針以上,身上氣閉住的點過多導致整個縮缸,暈針和猝死是不是就是這樣來的呢?我懷疑著。

騙不過聰明的你,那麼,為什麼我們要用比較痛的慢速入(進)針法取代不痛的拍針法,來消除受針者的驚嚇反應,這不是矛盾嗎?痛才會嚇到啊!不痛怎會驚嚇呢?

我以自己當受針者做了一個實驗,條件如下:

我的針法屬於自創,不是扎在穴位上。行針時在膚表不動的情況下,周身的骨頭會在肌肉底下移動。如果我的手指深壓在骨頭上,一邊行針,旁邊放把尺,手底下的骨頭移動速度大約是每10秒鐘跑1公分。在用骨頭跑速的丈量基礎上,我用4種入針方式來做比較:

1,慢速入針:數據如上所述,全身骨頭都在動,每10秒約跑1公分

2,拍針:行針時骨頭完全不動,針感也只侷限在下針點周圍 ,好像有道圓柱狀的牆把下針點封住

3,彈針:同上

4,折衷的方式,先拍針後,把針退出少許,然後再進針:沒有圓柱狀的封鎖牆,骨頭好像有在動,但速度測不大出來,大概是30秒跑1公分

用這個實驗的結果和扎自己的感覺推論:身體應該不喜歡異物的快速侵入,會用「局部收縮」來試圖減緩傷害。但只要速度是緩慢的,疼痛雖大卻反而是可以適應的,不會引發驚嚇反射。追女朋友談戀愛的道理盡在其中,要慢。

請耐心的聽我複述手下感覺:在慢速入針時,即便是疼痛的感覺,身體也不會因此做出反應,下針點局部的氣血繼續流通著,入針後輕緩的進針時,手底下沒有明顯的阻力,像在扎羊羹。

快速度的穿刺正好相反,身體似乎在下針點的周圍,用收縮的肌肉築起一道牆。輕柔的進針時,好像有個力量在和自己對抗,想要把針排出身體的態勢,感覺像扎蒟蒻。不過習慣重手把針插至定位的針法,可能就感受不出來。

所以醫師進針後捻針、刮針柄各種手法,或等待20分鐘所謂的「催氣」、「候氣至」,催的是什麼呢?候的是誰呢?回想在學校考試回答申論題「為什麼留針候氣至要20分鐘?」,引難經的「人一日一夜,凡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行五十度,周於身。漏水下百刻,營衛行陽二十五度,行陰亦二十五度,為一周也」,然後用數學推算20分鐘後氣會全身繞一圈等等,寫得滿頭大汗...。現在真吾版的答案是:「因為拍針速度太快了,肌肉嚇到了縮起來,要等20分鐘才會鬆開,針下才開始有鬆潤感,一般觀念叫做氣至」(應該是教授批0分的解答吧!從100分到0分,我走了10年...)。

這一類針下的氣感問題,我出一個通俗版的題目,來總結我的論述:「你帶了鮮花和禮物,初次拜訪女朋友的爸媽,你一飛腳『砰!』一聲把女方家大門踹開,請問你要在客廳坐多久,找多少話題聊天,才能把氣氛重新炒熱呢?」

接下來談慢速進針的技術細節:

一、辨識皮膚紋路找尋下針點:

皮膚不是塑膠布般的均質性的,有厚積處,有薄切處。用指尖仔細的摸,厚積處有如密集的顆粒,像籃球的表面(附圖1)。從顆粒的縫裡入針,可以不痛不驚。

「針灸大成」有論:「爪切者:凡下針,用左手大指爪甲,重切其針之穴,令氣血宣散,然后下針,不傷于榮衛也。」打個哈哈,這段話我猜是學生寫的。他的老師用指甲是在找皮膚的縫,但老師暗槓沒說,學生便以為要用指甲「重切」下針點。

徒手進針的大師大概都能摸到皮膚的細節進針,所以拿掉礙事兒的管子。我自己用管子,但我入針前會用管子把皮膚攤開。這不難,先仔細用手指尖兒把皮紋肌理和受壓時的反應摸熟了,就知道怎麼善用針管。

二、入針與進針分開:

我下針與進針分開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先扎入表皮便緊急煞車,第二階段才進入皮下。這需要經驗,因為每個下針部位的表皮堅脆厚薄不一,而針一進表皮就得煞停,不能碰到皮下,就像拉力賽山路上的每一個轉彎有上下險緩之別。油門煞車檔位進退得恰到好處。

為什麼要分兩個階段呢?因為人體有個作用:被異物「慢速」入侵時,入針點的皮膚肌肉都會鬆開(快速入侵就全縮著了)。但是,表皮和皮下鬆開的速度不同,方向也不同,所以第一階段入針後要稍停1~2秒,讓皮膚與皮下的新對應關係穩定了,再推針到目標深度。入針,若一律是把針壓到針管底,很大的比例的機會把表皮與皮下釘死在一起。

附圖2深色的皮就是入針的範圍,扎的感覺就如口感般,有Q脆感。Q脆感一結束要馬上煞車。接著下方的白肉就是進針的範圍。

在進針的路上,如果針下有扎穿硬膜的感覺,每一個扎穿,都要暫停少許,再繼續推進,便能在針的周圍維持疏鬆的肌膚質地。若是一針快速扎到底沒停,就很像美式漢堡的長牙籤一插,每一層都固定得牢牢的,一根酸黃瓜也掉不出,一片洋蔥也轉不動,就全卡死了。

曾經有患者在診間分享扎針經驗,某領導品牌中醫院的大醫生非常快速的進了三五十針,然後扎完丟滿地都是針管,意氣風發的境界真令我嚮往(小弟每天窩在診間,工作的樣式是走華碩主機版生產線裝配風)。我想起了阿諾史瓦辛格的「魔鬼司令」,拿M60機關槍掃射,滿地彈殼的橋段。「謝謝阿諾的豪放,華碩才拿得到單!」這是每篇文章一定要有的酸話。

前面談到有一種折衷的方式是先拍針,接著退針少許,然後進針到底。這樣可以得到入針無痛,以及讓表皮與皮下分層鬆開,不會綁在一起的好處。但我自己試的結果,這方法還是躲不掉拍針造成局部肌膚緊縮的問題,還有針尖衝出表皮進入皮下的問題,效果不如兩階段入針。請大家也做實驗確認一下。

朋友們在用針學習的歷程中,「怎麼樣針刺到位」和「進針過程中如何維持榮衛不傷,氣血不閉」兩件事情是避不開的入門檻。在薪傳的過程,這些入門的細節卻是少人論及。似乎不管哪個門派,師父看似瀟灑的下針,病就當場好了,但自己下針又不是那回事,到底是什麼環節沒連上呢?卻又問不出答案。入門檻沒過,不管是董法、譚法、傳統法等,大概都是能用但不能隨心,下針當場有效卻斷不了根。有臨床經驗的人心中都隱約清楚或迷惑,我也是迷霧中摸索前進之人。

這篇文章提供了「探究皮肌骨關係的正確性」、「慢速入針」和「兩階段入進針」和三個原則當作入門階,但原則不是絕對得照辦,能不能跨過門檻找到自己的技術,就要靠假設、驗證和練習的死功夫了。

下一篇針傷科初階的文章,要藉著物理學的「觀察者效應」談診斷的誤差:醫師(觀察者)對於患者(系統)的測量,如把脈、觸診等,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這系統,造成了「測不準」的現象。醫生該怎樣修正測量或施治誤差呢?之後向大家報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