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打坐成病



近來打坐成病的患者日增,趕快發個打坐需知給真吾的好朋友們參考。

好多善因緣的書盛讚打坐的好處,說是深層的休息,靜心等效果。也好多人打坐。關於打坐的姿勢,眾人的觀念差異不大,咸認雙盤殊勝於單盤,單盤又好過正坐。有些特別的法門裡,盤腿要配合舌頂上顎,提肛等。靜心與休息之餘,一段時間之後,問題慢慢的浮現了。

「醫生,我頭暈,常頭痛,胸悶」
「覺得頭頂有一股氣堵著」
「胸悶,腳麻,神經內科看了快兩年,找不出原因」
「胸悶,肩背痛,脖子好緊,頭重舉不起來」
「醫生,我腰跟屁股痠痛,便祕,右腳踝痛」

「你有在打坐嗎?」我瞄了病人一眼隨口問,總是給我說中。若不是打坐的,定是喜歡盤腿坐的。這類患者總有個標準的「打坐身形」,很好辨識。

「你要把屁股墊高,依照你的柔軟度呢…,墊10公分!墊了毛病自動會好,不墊怎麼醫也醫不好。」我說。

以下附上打坐說明書

1. 一般人盤腿打坐,屁股大概要墊高10公分左右。精確的說法,是坐在蒲團上,屁股的部分在蒲團上用硬泡綿墊或毛巾再疊高10公分。不是坐在厚10公分的蒲團上。

2. 接下來做細部調整。打坐姿勢擺好後,轉轉頭動動肩膀,有任何的卡卡的感覺,就是屁股高度不對,花點時間增減屁股墊的高度,找到一個可以讓頭頸擺動輕鬆無負擔的姿勢,那就是適合你的高度。

3. 高度定好了,請你的朋友從後面看你的脊椎骨和骨盆,如果位置不正,就在左邊或右邊的坐骨(屁股和墊子接觸的地方)墊個毛巾,調整到骨盆和脊椎是正的。

4. 以上是氣脈還沒練通時的變通辦法,可以避免「一坐成災」,也可以加速修行。直到裡面打通了,人鬆了,隨便你愛怎麼盤就怎麼盤,百無禁忌。

例圖說明,模特兒是我兒徐小胖,13歲,天生筋骨柔軟可以劈腿。但他的雙盤還是出現了問題(所以回頭想想筋骨僵硬的我們呢?)

(1) 有些法門打坐時要提肛,但提肛不是縮肛門。縮肛門會讓頭頂正上方的頭皮緊縮成一團,讓氣往上奔,造成高血壓、頭痛、潮紅、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 (太過用力的舌頂上顎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)。

正確的提肛方法是想像會陰穴(前後陰中間軟肉處)上方5公分處有個小球,用意念把它縮小成一點,然後用意念把它往上提。切記,都是意念,沒有任何肌肉的動作。

(2) 屁股沒墊高的盤腿,會在胸部造成一條橫向的「堵住氣的牆」,牆經過的地方會造成胸悶心悸,牆的上下氣則呈現阻隔不交通的狀態,簡單的說,堵在頭的氣下不來,沉在下身的氣上不到頭,造成昏沉、頭脹、身重無力的現象。屁股墊高就沒事了。

(3) 有些骨盆歪斜的人,沒有盤坐的條件,一盤下身就歪了,造成盆腔疾病,腰痛等症狀。建議用正坐鬆腰的姿勢,練到能盤腿了,身體自然會告訴你。

(4) 在身體還沒準備好盤腿的狀態下「硬上」,兩個膝蓋抝歪了先不提,雙腳內收的卡點受力過大,會產生肌肉傷害,直接拉歪腳踝,造成「不記得什麼時候扭到過但走路腳踝就是卡卡的」的問題。

以上,是我在診間裡對打坐成災的觀察和對治之法。讓我們回歸靜坐於靜坐,不要羨慕別人,投注心力於軟骨功大賽。

至於某些宗教團體,聽道聚會必須穿著同樣顏色的制服,坐著同樣高度的蒲團,不能依自己身形條件稍有修改的,我只有一個忠告:「檔次不夠高,趕快另投名師。」
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