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
死咬著「不內外因」的診斷與治療模式
今天診間來了個少見的內科患者,主訴發熱,但是是悶燒感,有感冒症狀,胃痛,吃不下,全身不舒服。
西醫診斷是胃炎,給了腸胃藥,吃了沒什麼效。後來去找中醫把脈,說是膽囊炎,現在服中藥調理中。
我伸手在肚子上掃掃,膽囊腫起來,胃是好的。
「答案揭曉:是膽囊炎,中醫獲勝!耶~~」患者和我半舉了手假意歡呼了一下。
「可是膽不會自己發炎,一定有原因。請問你最近有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啊?」一面問我一面在身上來回找原因,找到了!是右邊的腰卡住了。
「沒特別,曾經打過網球,大概三個小時」。
「就是網球!你的腰出力太多縮起來了,腰拉著身體,身體於是變得像麻花捲一樣。麻花捲有一道拉力剛好絞住膽囊,膽囊就發炎了。膽囊腫起來擠到肺,肺又脹起來,所以感冒的症狀就出來了。」
老患者給我唬弄習慣了,也沒多大意見,接著就趴著把腰部的肌肉扎鬆開,看到熱氣以大椎穴為核心慢慢地退散(所以退熱扎大椎穴是對的,但如果病根沒找到,扎退了過會兒又升上來了。),膽囊消腫了,肺縮回去了,人也舒服了。
待右邊扎鬆一半,左邊的下肋骨開始歪扭緊縮
「唷!反手拍呀~~確定是打網球來的!」因為女生比較多用雙手打反拍,左手會握在右手上面,所以扭傷的部位也會高一點,在下肋。但頻率低點,所以較慢現出原形。
我一直在強調一個觀念,人不會莫名其妙生病,所以追病要追到特定的「不內外因」為止。在這個例子,如果沒有把患者的腰扎鬆,請問那膽囊炎的藥(雖然診斷正確)得吃多久呢?其實得吃到腰休息夠了自己鬆掉為止。大概一個禮拜吧!
所以不懂針傷的醫生能看好內科嗎?我認為可以,但是要一個禮拜。
再舉一例。
一個遠距戀愛的患者,某次回國也是感冒症狀。先到一位把脈聞名的大夫那兒開了藥,說是腎虛,開了八味地黃丸。
接著來找我,從打屁中知道患者剛談戀愛回國的我,摸了一把,是腎虛沒錯,但感冒是因為提行李的兩隻手緊繃卡住了,這手一緊,肩膀就緊,肩膀緊,就扯到肺,肺脹起來,感冒症狀就出來了。
「你沒感冒,是行李太重把手提壞了」,我當場把前手臂的肌肉鬆開,感冒就好了。
「那~藥還吃不吃?」患者調皮地問
「呃~~好像不用了。」
那把脈名醫為什麼說是腎虛呢?因為手臂硬緊的地方剛好與腎比鄰,和腎同高互相拉扯,脈象就攪和在一起了。在這個例子,如果沒有把患者的手解鬆,請問那腎虛的藥(雖然診斷正確)得吃多久呢?其實得吃到手臂肌肉休息夠了自己鬆掉為止。大概一個禮拜吧!
所以對患者的日常活動沒有興趣,沈溺在醫理脈理,針道藥理中的醫生能看好內科嗎?我認為可以,但是要一個禮拜(原來,內科藥開一個禮拜是有內涵的)。
我~~不辨經絡,不扎穴位,不懂把脈,不敢開藥,就只會追病。追病,我一定追到「不內外因」為止。因為膽不會自己發炎,腎不會自己虛掉。說服不了自己的狗屁辨證,丟掉它,大步追下去。走著走著,直到忘路之遠近,於是看到「不足為外人道矣」的桃花源。
後記:
有個舊患者來找我:「醫生,我的左腳踝痛,然後前幾天我的頭有撞到鐵捲門,我想,我的腳痛一定跟頭撞到有關係。可是我不敢告訴我同事,他們絕對不會相信,我就趕快來掛你這邊。」
「沒錯,你的腳痛是因為頭撞到,我們開工吧!」我診斷後,忍著笑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
-
Q :請問學長是怎麼跨進傷科這個領域的? A :我大學讀管理,之後到國外讀大眾傳播。回台灣後大眾傳播的大環境不好,為了找出路養家活口便考進後中。進了學校一心想學內科,讀了很多書,也花錢費心找了老師另外學習。到了四年級,一切卻歸零而走入傷科。學習傷科全賴一個機緣:三年級的時...
-
自比諫迎佛骨,這是我第二次,也是最後一次,公開反對小針刀的使用。這篇文章公布後置頂一個月,我的責任已盡,就不會再多說什麼了。 我反對的原因有五: 所有用針刀能解開的東西,針灸針都能做得更好,而且不帶傷害。這是第一。 身體有記憶性。任何被認定為傷害的侵入,都會留一輩子,至死不會消失...
-
聲明: 診間來了兩個重症患者,分別在腳底挨了針刀,同一位先進處理的。一位被扎了無效,一位反效果,走路壓到會痛。因為犯到我了,所以只好再發表一篇文章,請真吾的朋友們: 「如果你的醫師要幫你做侵入式治療,請你先問清楚是針刀還是傳統針。如果是針刀,請你馬上跳起來往門外衝(記得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