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
我所知道的「氣」 中篇




大水袋兒大略提過了,不過生命比水球稍微複雜些,說的不是結構,而是活下去的念頭。


這個世間萬事萬物從無到有,總是從一個念頭開始。念頭要能彰顯,靠的是「貼近、旋轉、結合」。巨觀星系如此,微觀原子亦如此。飄風雜絮是,生命物質是,人與人的關係也如是。莊子說的在螻蟻、稊稗、屎尿之中,我常這樣類推搞不懂的事情。生命體這種旋轉結合但「不堅實」的存在的特性,可以從佛家因緣和合,諸法空相,或道家從無極生生生到64卦,唯變是從,找到更多的靈感。醫道脫不出這五指山,解脫之道也在其中。


回到人形大水袋,人的身體是怎麼「貼近、旋轉、結合」出來的呢?可以把手輕輕的搭在皮膚上!順時針方向轉轉看,然後逆時針方向轉轉看,你會發現什麼呢(真想賣關子,不過關了後面就寫不下去了)?順時針方向轉,你的每個手指間距會被皮膚帶開,而且有往上漂浮的感覺。是的!這張皮膚被「攤開了」!反過來逆時針轉呢?皮膚皺在一起聚合了,而你的手指沉了進去。


你向下捏著肉順轉,可以把肉捏離骨頭(這是手扒雞的密技);反轉可以把肉貼回骨頭。


向下捏著骨轉,捏著關節轉,順時針方向你可以把骨頭拆開,逆時針方向呢?對,把骨頭接回去(以上的知識熟用能救人,也能分筋錯骨傷人,最怕的是救人者不明就裡傷人)。


不管是身體的哪一個部位,都是如此。中樞是透過調整旋轉的鬆緊度與方向來調控全身的。人魚蟲鳥,理皆相同。


傷科還有什麼秘密嗎?沒有了。你只要把手貼好,輕觸調皮,重捏調骨,順轉逆轉,你已經「看見」骨頭了。


針科還有什麼秘密嗎?沒有了。你把下針處皮紋肌理的旋轉方向摸清楚,逆向行之,就明白如何「補瀉」了。


那貓狗鳥獸會醫了嗎?都是同一套。所以生命,還有什麼秘密嗎?沒有了。你會「調氣」了。肉體是跟著氣走的,氣是跟著膚表走的,膚表調平就沒病了,生命就會旺盛的繼續下去。


*談到「補瀉」,我打個岔吐幾口口水。因為補瀉是五行思想的文字障。五行綁架針法,為了表現生剋增減,就在針法上安了虛實補瀉,玄而又玄,容後人胡猜。惑於「補」「瀉」兩個字的意象,有人提插補瀉以為是風箱,有人說身左右補瀉方向不同,有人吸氣為補呼氣為瀉;其實摸著皮紋,順轉為開,逆轉為闔。閉者開之,開者闔之,簡單明白,人人皆可佩而行之,那才是美好的知識力量。


什麼是「調平」呢?完美的人皮、筋、骨,是處在一個半開半闔,雙向都有緩衝彈性的狀態。用操作定義來說,你用手貼著他的皮,逆時針旋或順旋,難易度是一樣的,轉動的幅度也相同。不過如上篇所述,因為下身要承受「直立水袋」的壓力,皮膚逆旋的空間小點,上半身剛好相反。


我這個醫生,就是每天從早上九點開始調「瓦斯爐轉鈕」,到晚上九點,什麼老師也不拜,什麼知識也不學的簡單庸才,就靠這套吃飯。不過如果這麼明顯簡單的東西您把它放掉了,那您就成了不簡單的醫師了。您建立起來的樓閣,也就高到干預了生命的簡單念頭:不鬆不緊不堅實的存在。


氣氛凝重,繼續談經絡穴道。上篇所說只用一張皮把水分兜起來成了水袋,是簡單說的,那活動會挺不方便的。人皮很聰明,用六片布料版子拼合起來,再用六條線車縫。這布料接合處是可以摸出來的,就是自古相傳的經絡。聽好:人的經絡是可以用手摸到的!


證據是把手輕輕的搭在前手臂的皮上,橫切著繞,你的手會被卡住六次,位置剛好是銅人的六條經絡,腳和軀幹也一樣。我的看法:銅人身上的線,是古時候的人閒暇沒事,在自己身上一條一條摸出來的,是真的有,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。所以中醫課本上說,經絡是照穴位連線連出來的,是不確實的。不只人,狗的經絡我也摸出六條,所以能這樣靈活的跑跳。大陸人畫的四足動物經絡圖,牛馬豬狗少少三五條線,是不對的。


那看倌兒,您猜猜,穴道能不能摸出來呢?當然可以。沿著經絡直向摸,會卡住手的圓圓場域就是穴道了。大穴大些,小穴小些,有明顯界限。用來當作「人皮衣」板塊間的活動點,是穴道最原始的功用。


我給穴道的理論定義是「開張的皮膚組織」。仔細地觸摸操作,你會發現穴道與經絡的皮膚是鬆的、開張的、順時針轉到底的,和周圍的皮膚不同。穴道的結構比經絡再鬆,鬆散才能用來當樞紐方便活動。但也因為鬆散,所以成了人體內外交通的門戶,「正氣之所由出,即為邪氣之所由入」這是經方家很愛的說法。布料版塊間的相對位置有誤差,人就生病,所以用根針進去攪一攪,把皮弄整齊點,病就好了。感冒藥吃不動,就刺期門出血,傷寒論大概是這樣的意思。


所以取穴不是用量的,是用摸的!如果你願意摸,就直接下針整理,隨你怎麼扎怎麼透,姿勢怎麼擺,能把皮鋪整齊的都對!我建議不要學配穴。配穴是醫家用來活整沒拜師入室的一般學生故意亂寫的,是中國人藏私的壞毛病之一。至於「中經不中穴」的沒出息做法,就不用多提了。


以上,我有沒有跟您說氣是什麼?其實沒有,只有活下去的念頭,只有旋轉。一天到晚談氣如何如何的人們,我不確定他們在高處看到了什麼。我只是個站在平地上的醫生,其實沒看到什麼「氣」,只有凌亂被單般的人體,和瓦斯轉鈕一個一個的,每天擺在我眼前。我東扭西轉,工作如涮涮鍋轉瓦斯的櫃長,如旅館鋪床的客房。


「看倌,於意云何?人身有氣不?」
「不也,老徐,何以故?人有氣者,則非有氣,是名有氣。」套句金剛經的語法說。


看到這裡,老徐為什麼只處理 「不內外因」其他咬死不碰能懂嗎?下篇我們談練氣到底在練什麼。

我所知道的「氣」上篇




「氣」這個字,沒有人想讓它簡單!似乎有了氣,名利便像氣球般吹脹出來了。練家說得玄,醫師弄得巧,高高在上,不可捉摸。但是,一個東西如果沒有體,那就不成東西了。這個世界上,怎麼可能會存在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呢?我不喜歡造神故弄玄虛,高高在上的日子很是脆弱寂寞。「氣」就是很簡單自然,完全摸得到感受得出來的東西。慢慢說給你聽。


我們都當過單細胞生物,如果你相信輪迴這件事的話。慢慢單細胞聚在一起,成了直腸子通到底的軟體動物,接著又長出脊椎,魚一般遨遊海中。活在岸邊的,開始冒險搶灘上了陸地,從爬蟲,哺乳類,最後成了光禿禿的裸蟲—今天的我們。推測人的身體,保留了之前所有歷程的記憶,這個在胚胎學裡,還有部分人的生理反應裡,存在著牽強的證據。


生命源起於海中,意指我們的細胞是從內外等張的環境發展出來的。細胞裡是水,細胞外也都是水,細胞膜開開關關,放這個出來那個進去,生命就這樣暢旺的進行著,直到結束的那一天。這樣子的環境中,皮膚或細胞膜的工作份量是輕鬆的。前一陣子我逛水族店,用看病的方法看每條魚:我沒有看到任何一條「氣虛」的魚,或「氣滯」、「陰虛」、「水火不交」的魚,或腰痛尾巴痛,頭痛的魚。水裡的東西就是這樣,活著就是活蹦亂跳,時間到了說升天就升天。沒太多慢性病的空間。真希望我能在水裡當醫生。


到了陸地上,情況就大不同。身體裡是水,身體外卻是空氣。每個生命體各自抱著一個大水袋,像一顆顆灌飽的水球,貼在地面上跌跌撞撞地活動著。要讓一個大水球在陸地上行動自如,水不會邊走邊漏出來,不一樣的介質中,要維持相同的生命力,需要高一個檔次的結構技術和控制迴路。演化得最劇烈的是什麼結構?沒錯,是皮膚。


陸地生物的皮膚若要把水鎖在身體裡(人體70%由水組成),讓身體內部的水分不管是在何種姿勢動作,都可以如同在海水中生活一般,升騰散佈,循環交換,這皮膚的張力得要經過精密的計算:不能束縛太緊,否則會爆裂,又不能太鬆散,以防塌陷。這個維持得恰到好處的鬆緊度,皮膚的結構、計算與調整,就是可以觀察到的「氣」的現象。所以真的有氣嗎?「看倌,於意云何?人身有氣不?」「不也,老徐,何以故?人有氣者,則非有氣,是名有氣。」套句金剛經的語法說。


再說一袋水怎麼安。陸地上的一袋水,橫著放比較容易還是直的放?當然是橫的放容易。所有生物都是橫放,用四隻腳或六隻腳走路,維持最低的「底盤」。就人類沒事找事,選擇直放。直放的好處是可以撐起一顆又大又重的頭,然後空出雙手,創造出今日的文明。但代價呢?


女人的腿若粗,外號叫「象腿」。但若依比例,象腿可比人腿細多了。動物橫放的水袋有個完美的設計:四肢(六肢、或二肢)除了骨與筋外,又細又硬不多留空間,所以身體的水不會往下奔流,皮膚要處理的狀況比較單純。


人類的下身得維持平衡與直立,所以人腿很粗,可以裝很多肌肉、脂肪、水分等。很粗的腿,直立的身體,人的皮膚可有得忙了:上半身的皮膚要維持過度鬆解,製造負壓把水往上吸;下半身的皮膚要收縮鎖死製造正壓,把水往上擠。而且人常不只乖乖的站著,你看滑冰選手!


皮膚一個沒搞好,引發不良的循環效率,就跑出卡點,水分開始分布不均衡,各種症狀就出來了,稱為「疾病」。人的病比起動物,水族,真是倍數算的了。你看過失眠的狗嗎?甲狀腺亢進的貓?沒被打化學藥劑自己長出腫瘤的大白鼠...?


現在了解人為什麼要模仿動物的動作來養生了(華佗五禽戲一類)?說穿了,把直放的水袋,透過意念的轉換,練成橫放的水袋,身體就會好,精神便暢旺了。為什麼西方研究常做愛的人可以長壽?大家也清楚了(臆測)。


下回待續,講中醫和練家在氣什麼氣。

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

高鐵老徐愛坐哪一節車廂?





人宗岐黃,吾好雌黃。話說老徐近來因家事經常往返台中高雄,坐的是高價鐵路的高鐵。來回搭乘的結果,有時累甚,整個人一邊躁動,一邊又好似烈日下的霜淇淋般融化;有時狀況卻還好。初時不以為意,久了覺得怪,職業病ㄧ來,賊眼看車,想知道是不是坐在某幾節車廂,人就會特別累呢?


於是提早下了月台,從第一節車廂走到第12節。用診間看病的診法看每節車廂的「氣」,鴨!赫然發現三件事:


(以下內容僅供體弱敏感者參考,並無實際根據,且99%以上的乘客是不會被以下的觀察結果所影響,請安心搭乘)


1, 車頂上有架設電力設備的車廂(如圖),裡面的空氣比較「急」。「急」的意思,是形容一種彈跳感,好似空氣中有萬千保麗龍小球快速且不規則的震動。所以4車與9車架設導線從電纜線取電為最高急,5車與10車因為有陶瓷礙子和4、9相連為第二急。我試著坐在導線或礙子正下方,哇靠!真的很精彩,像鹽水蜂炮一樣。


2, 車頭(南下1車)和車尾(12車)也是最高急,這讓1、4、9、12車廂成為「老徐的疲勞車廂」,一坐進去就虛兩天。


3, 靠窗的座位氣急,靠走道的座位氣緩,不知是不是電線都埋在車廂壁裏的關係?震幅大約差4倍。不過不論如何,靠走道的位置比拿著吹風機在耳邊還要大個2~3倍。


那麼,哪一節是老徐心中的夢幻車廂呢?答案是第6節商務艙。但是我的財力是沒辦法負擔的,所以老徐怎麼做呢?我使出「奔向自由的早鳥!」絕招~


早鳥很賤,每次都給我4車疲勞車廂。我買了早鳥,便跑去11車自由座車廂,挑中段的C位坐(如圖,我更賤!)。3車和緊鄰商務艙的7車廂,和自由座的11車廂是我喜歡的選擇。但對號座劃位得看運氣,自由座穩當些。下次在11車中段看到我,就給我個默契的微笑吧!



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