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

夏日炎炎之拜託別再刮了 III



回到正題,該怎麼處理中暑比較有效率右不傷身呢?前提當然是不要中暑,要注意防曬、通風與水分電解質補充。

無力,意識昏迷身體發燙的,叫做熱衰竭,出人命的速度很快,尤其是老人,請加速送醫,不要DIY

一般曬到了太陽,感到煩悶、身體燥熱、頭重眼花的,表示熱氣已經攻到身體裡面了,下面分享的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解暑方法,我個人喜歡吃,寫起來可能像美食攻略:

1. 超強型:涼性重的莫過於西瓜皮上的白肉,用湯匙刮起來吃,隨吃隨應,好吃的紅肉反而效果不大。

2. 強效型:椰子水青草茶一類可,但別貪涼拿來當水喝。地處熱帶的台南高雄人最擅熬青草,高雄六合路濃厚青草茶是代表,台北萬華的青草感覺稍弱了點。

3. 一般型:綠豆、薏仁、地瓜粉、石膏

        綠豆、薏仁是良好的解暑方。綠豆湯,台南慶中街郭家的綠豆湯緜密爽口,是少見逸品。

       早期養鴨人家若遇鴨群中暑猝倒,多用地瓜粉調成漿水灌入,隨灌隨醒。所以夏天的涼品常見粉圓、涼圓、粉粿等地瓜粉製品,是有道理的。粉粿為什麼是黃色的呢?這顏色是山梔子煮出來的,山梔子是退熱的中藥材,所以效果又可加成。今人用黃色食用色素,則遜了一籌。

        在民間常用來退熱的,還有石膏。古早味的豆花,在豆漿裡會加入一定比例的地瓜粉,並且用石膏點出,既有口感,又兼能退熱。今人的豆花很多用洋菜粉,口感不明顯,像極茶碗蒸。

最後,經驗上占最大比例的,應該是沒怎麼曬到太陽,卻又全身不對勁兒,頭重肩緊,嚴格說來不能算中暑。真正的原因是身體的結構有問題,每逢季節變遷就適應不良,不止夏天,冬天一樣不爽快。再不就是皮刮壞了,衍生出的刮痧成癮,這樣的症狀吃涼冷反而不舒服,要吃點溫熱性的食物如蔥薑蒜,以及香辛料如辣椒、咖哩,做溫水浴,再不成就找認識的師傅去喬一喬,關卡過了就好了。 (全文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