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

細活兒若此



幫一位患者治療內外科混雜的病症,患者環臍脹、上腹部有水在裡面的感覺、高血壓伴隨頭脹與注意力無法集中。這次的治療重點在血壓和頭部症狀脹的處理,於是用針,扎開後理順全身皮筋骨,標齊對正後,接著再用針、再整理。


回溯診斷的過程是患者脫鞋站著,我把全身的皮肉徒手整理順了,骨頭對位了,才開始觸診全身找到應該下針的點。待到患者扎完針下床的時候,一腿跨下床,「叮!叮!」兩聲,是零錢在口袋撞擊的聲音,我心想完蛋了,怎沒檢查口袋...


再回溯趴在床上,扎到半小時結束時,我探了探,豪氣地和患者說:「血壓搞定了,以後不會找你麻煩了。可以下來看看。」


患者下了床,將整個身體再度理順(因為趴在床上和腳踩地,身體的型態是不同的),再檢查後,不好意思地和患者說:「真對不起,因為處理你的時候口袋零錢沒有要你拿出來,趴在床上扎針時壓到,身體有點歪歪的,所以這禮拜左邊口袋有零錢時,你的血壓會降下來,沒有的時候,血壓如舊。這個問題我們下次處理。」


「所以要配重?」患者是從事營造業的,是個力學專家,對中醫也有興趣,能使傷寒方。這下他感興趣了,開始「拿出來~放進去」的測試,「真的耶!口袋放個手機,頭就輕了,拿掉就脹。」


突然想起國中時看志村健的大爆笑,有一則是講明治維新後頒布禁止帶刀令,外出時腰間不得配掛武士刀。令出第一天,男人(志村健飾)出門前,太太拿了一條蘿蔔配在他的腰間,於是路上是他唯一抬頭闊步,其他的人則像暈車一樣東倒西歪。


讚嘆人體如天平,多一分少一分都是失手,感嘆細活兒若此,再精細的操作抵不過系統本身的誤差,讓還沒出手就註定失手了。回顧近兩年來的進境,不過只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時,盡量找出如何不去製造新的10個問題的方法,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談傷科調整的「內外平衡」

[ 故事一 ] 曾經跟著馬惠安老師學習傷科推拿技巧。揉按趴在診療床上的患者,我練習時常常被糾正「過中線了!」,但每每問「什麼是過中線」,或「中線是什麼?」,卻從沒得到扎實的回應。於是自己揣測,患者趴著,身體從中間縱向剖一刀就叫「中線」,一次做一邊,不要超線。如此了解...